从本月开始,中国正式实施新的《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简称《办法》),涉及携带物品的免税额度、税率及数量限制都进行了调整。为了让留学生们能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我们整理了一份实用指南,帮助大家快速掌握新规内容,从新加坡回国时可以顺利完成通关。
PART.01 新规变化
1 酒精饮料新政:免税额度更为严格
根据《办法》,针对酒精含量12度以上的饮品,免税携带政策变得更加明确:
· 普通旅客可免税携带不超过1.5升的12度以上酒精饮料;
· 从香港、澳门入境的旅客,此类饮料的免税携带量减至0.75升;
· 频繁往返的经常出入境人员则完全不享受酒精饮料的免税政策。
对于经常出入境的商旅人士或跨国学习的学生,这意味着行李规划需要更加谨慎,避免因不了解规定而引发不必要的税费问题。
2 雪茄调整:携带数量压缩
此次更新中,针对雪茄的免税额度也做了显著调整。新规规定,每位旅客入境时可免税携带的雪茄数量从原来的100支大幅减少至20支。喜爱雪茄的旅客在购买前需仔细核算,确保不会超额。
3 寄递渠道限额:翻倍提升
与个人携带物品类似,寄递渠道的免税限值也进行了上调。从原来的800元、1000元统一提高至2000元人民币。这一政策变化意味着,海外网购或通过邮寄物品入境的消费者有了更宽松的税收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寄递物品的总价值需包含运费和保费。若超过2000元,仍然需要缴税,或者办理正式报关手续。
PART.02 新增细则
特殊人群:携带物品需满足特定条件
针对经常往返国际的人员以及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办法》也设定了更细化的规定:
· 经常出入境人员(15天内多次入境的旅客)仅能免税携带旅途必需品;
· 未成年人则无论年龄段,仅能携带符合日常需求的物品入境。
这部分规定针对特定人群的旅行特点,旨在更精准地界定免税范围。
免税额度及税率:大体保持现状
新规并未改变居民和非居民旅客的行李免税额度:
· 中国居民旅客的免税额度仍为5000元人民币;
· 非居民旅客则为2000元人民币。
但需留意,如果物品总值超过免税额度,对超出部分将征收税费。对于不可分割的大件物品,比如价格较高的电子设备或奢侈品,海关会直接按照全额价值征税。
PART.03 贴心提示
特殊物品提醒:这些千万别带
不少旅客喜欢从海外带些特色食品或工艺品回国,但部分物品因相关法规被禁止携带,比如:
· 肉类产品:未经商业无菌处理的肉干、鲜奶、黄油等动物制品;
· 植物和农产品:种子、植物种苗、新鲜水果及蔬菜等;
· 濒危动植物制品:象牙、红珊瑚、玳瑁等材质的工艺品。
如果您不小心购买了这些物品,可能不仅会面临物品被扣留或销毁,还可能承担罚款或刑事责任。因此,在购买纪念品时务必仔细核实其材质和合法性。
现金与其他物品:别忽略这些细节
根据相关规定,旅客携带现金入境也有额度限制:
· 携带不超过20000元人民币或等值5000美元的外币无需申报;
· 超出部分需主动向海关申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旅客在规划行程时也应注意检查行李中是否有涉及海关申报的物品,确保顺利通过检查。
通关无忧小贴士
为了避免通关时的尴尬或耽搁,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到您:
1. 了解合理自用范围:携带的物品应以个人使用或赠送亲友为主,而非商用。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应与您的旅行目的和停留时间相符。
2. 主动申报:无论您是否携带需申报物品,都应配合海关完成行李检查。如果不确定是否需要申报,建议走申报通道,并向工作人员咨询。
3. 预留足够时间:由于新规实施初期可能带来检查时间延长的情况,建议旅客预留足够的通关时间,避免因赶时间而增加压力。
新规实施后,入境中国的携带物品管理更加严格和透明,但只要旅客提前做好功课,合理规划行李清单,并遵守相关规定,通关并不会变得更加复杂。了解这些新规变化不仅能让您顺利入境,还能为自己省去不少麻烦,旅行体验也会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