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国留学能改变一个人的认知?打破偏见与信息茧房?

季老师
2025-06-18
来源:原创

见识越狭隘的人,他的认识就越绝对。

小时候我们常听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你有没有想过,书是别人的经历,朋友是别人的嘴,手机里的世界是被算法推给你的那一面,唯有自己走出去,看见、触碰、对话,才是打破偏见的真正开始。

一个人,越局限于熟悉的环境,越容易把认知当成真理。久而久之,所有想法都只围着自己那点经历打转。一旦听到不同的声音,不是排斥就是愤怒,因为他不懂,也不想懂。

0b8fdd59c08ca93a084fdf8c8fe47d8.jpg

我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以前看到新闻上说哪个国家不好,哪个种族如何如何,第一反应就是“嗯,果然”。带着一种早被灌输的“有色眼镜”,觉得“我看到的才是真相”。后来出国留学,在泰国读书,和来自非洲、欧美、东南亚的同学一起上课、做项目、吃饭、聊天。


我发现:有些“别人嘴里的坏人”,其实是很热情很善良的朋友;有些“被吹爆的外国”,其实也有很多让人不适应、甚至想吐槽的地方。


这不是“洗白”任何人,也不是要“贬低”哪一个国家,而是让我开始学会用辩证的方式去看问题。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灰度无限。

在国外生活后,我开始明白一个道理:当你站在世界的不同角度再回头看自己,很多以为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只是“习惯”而已。


比如你会看到:

  • 在泰国,老师和学生是朋友,课堂可以随时举手发问,不用死记硬背;

  • 在欧美国家,工作和生活讲求平衡,不鼓励“内耗式加班”;

  • 在一些国际学校,学生从小就被鼓励“表达自己”“质疑权威”,不是为了叛逆,而是为了锻炼思辨。


96cc2c628d2f1e0b96370c9814d8bc4.jpg

你会发现,“优秀”并不是只有高考700分这一条路,也不是只有当医生、当公务员才算成功。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种活法,很多种被认可的方式。你走出去之后,才知道,不是你不行,而是这个世界还太大,你还没看到。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信息茧房


在国内,我们每天刷手机,看到的内容都是“你感兴趣的”、“你爱看的”、“你习惯点赞评论的”。算法为了让你停留时间更久,会把你的偏好推到**。


久而久之,你看到的,永远是一个“被定制”的世界,跟真实世界可能已经偏离得很远。


出国留学后,你的信息源变了。你会读BBC、CNN,也会刷小红书、TikTok,你会和不同国家的朋友聊新闻、谈文化,甚至争辩政治、信仰和历史。你开始接触不同立场,不同文化,不同逻辑,慢慢地,信息茧房裂开了,脑子也跟着“破圈”。


c4e312cd7ff0bd326330832c322c872.jpg

你开始学会思考,而不是单纯接受。

你会说:“我不确定,但我愿意了解。”
你会说:“我没经历过,但我尊重你的选择。”
你会说:“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看。”


这,就是认知的成长。


出国留学改变一个人,未必是因为它带来了多高的学历、多值钱的文凭。而是因为,在异国的学习与生活中,你开始真正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拥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勇气。


不是别人告诉你什么,而是你亲身经历了什么


你吃过的饭、走过的路、交过的朋友、踩过的坑、见过的山川湖海,都会慢慢沉淀在你身上,变成你自己的见识和判断。你会越来越温和、笃定,不再轻易给人贴标签,也不再随波逐流。


有一天你会发现,这种认知的改变,比起任何一纸学历,才是真正让你在这个世界立足的底气。


我是Daisy学姐,一位在泰国深耕多年的留学学姐,诚挚地向你伸出援手。若你正规划着前往泰国或新加坡深造,不妨联系我,我将为你免费提供个性化的留学方案定制服务,助力你顺利申请心仪的学校,开启属于你的精彩留学篇章。

家庭教育培训讲师课程封面横版海报banner(1).jpg

阅读873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