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曼谷暹罗天地剧场内潮音袅袅、华服璀璨,一场跨越山海的潮剧盛宴在此上演。为庆祝中泰建交五十周年,泰国正大集团联合中国驻泰大使馆、泰国中华总商会等六方机构,共同推出“震世潮剧”公演活动。7月10日至16日,广东潮剧院一团携《辞郎洲》《汉文皇后》等6部经典剧目及折子戏专场,以千年戏曲为媒,书写中泰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千年潮音,一票难求的文化共鸣
当首场演出《辞郎洲》的锣鼓声响起,剧场内2200个座位瞬间满席。陈壁娘“辞郎”时的悲壮唱腔穿透时空,配合泰中双语字幕与现代灯光音效,让泰国观众沉浸于潮剧的独特魅力。一位首次接触潮剧的泰国观众感慨:“虽不懂中文,但字幕与音乐让我完全理解了故事中的家国情怀。”而潮籍乡亲则难掩激动:“听到乡音的那一刻,仿佛回到了澄海老家的祠堂戏台。”
此次演出精选剧目涵盖“真爱、孝道、忠诚”三大主题,传递中华传统美德。《孝妇杀家姑》中“孝”的坚守、《八宝与狄青》里“忠”的抉择,让泰国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表示:“潮剧是潮汕人的文化基因,更是中泰友谊的纽带。希望年轻一代通过潮剧了解中国,让这份情谊代代相传。”
从祠堂戏台到国际舞台:潮剧的传承与创新
潮剧,这一发源于宋元南戏的古老剧种,历经四百余年沉淀,早已成为潮汕文化的灵魂。其唱腔融合弋阳腔、昆曲之雅韵,身段借鉴杂技、舞蹈之灵动,更以潮州方言的九声八调赋予独特韵律。传统剧目《扫窗会》《苏六娘》被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而丑角的“溜梯功”、旦角的“金莲步”等绝技,更彰显其艺术高度。
面对现代娱乐的冲击,潮剧从未停止创新步伐。此次曼谷演出中,广东潮剧院一团将传统唱腔与现代舞台技术结合,通过4K修复技术还原经典剧目,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潮剧Rap”,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青年演员林外贸坦言:“我们既保留‘四功五法’的程式美学,又融入影视蒙太奇手法,让年轻观众爱上潮剧。”
侨胞乡情:潮剧架起“寻根”之桥
对于海外3000万潮汕侨胞而言,潮剧是刻在血脉中的文化胎记。新加坡余娱儒乐社传承百年,巴黎潮州会馆定期举办潮剧文化节,而此次曼谷演出更是一解游子乡愁。泰国潮州会馆主席徐惠深动情地说:“潮剧教会我们孝顺、报恩,这是中华文化的根。希望更多‘侨二代’‘侨三代’通过潮剧记住乡愁。”
演出期间,不少潮籍家庭携老带幼观剧,祖孙三代同唱《陈三五娘》的场景令人动容。广东潮剧院院长詹春湘表示:“潮剧是海外潮汕人的‘精神祠堂’。我们通过全球巡演布局‘潮剧文化圈’,让每一座剧场都成为‘寻根’的驿站。”
中泰友谊:以艺术之名,续写“金色五十年”
此次活动得到中泰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驻泰大使馆临时代办吴志武指出:“潮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中泰文化交流的使者。五十年来,两国以文化为桥,让‘中泰一家亲’深入人心。”泰国外交部部长助理拉丽婉·甘乍那扎丽则盛赞:“潮剧的华丽服饰与动人故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泰中友谊注入新活力。”
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作为活动倡议者,感慨万千:“我的父母从潮汕来到泰国,潮剧是他们最深的乡愁。今天,潮剧在曼谷奏响,既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友谊的见证。”
结语
当《辞郎洲》的最后一记锣鼓落下,剧场内掌声经久不息。这场跨越千年的潮音盛宴,不仅让泰国观众领略了中国戏曲的魅力,更以艺术之名,将中泰两国的情谊镌刻在时光长河中。正如潮剧中所唱:“潮水有回头日,人情无断绝时。”愿这曲南国雅韵,永远回荡在中泰友谊的蓝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