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有提到,留学生的档案应该去哪里找的问题,很多朋友后台私信我这个办法真的管用。今天我们再来详细说说,留学生的中留服档案存放应该咋整。
存档事关留学生回国后的就业、户籍、社保等方方面面。正确存档不仅方便回国后各种手续的办理,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留学生应该重视档案的收集与保管,选择适当的档案存放机构。
常见存档方式
1、学校保管
有的学校可以免费保留一定年限(一般是两年),像中国香港、英国的硕士很多都是读一年,如果学校愿意保管,那么一年毕业后你回学校办理也无妨。但是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这项服务,要上交的材料视学校具体情况而定,所以,在毕业前要及时咨询好自己学校的户口和档案处理政策。两年以后如果没有接收单位,档案户口打回原籍,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劳动合同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证书》办理落户手续。
优点:
学校的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提供就业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与落实就业单位有关的服务,而且不收取额外费用,学生自由度较大,安全性高,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参加公务员考试等。
缺点:
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另外,档案留校期间不计算工龄。留学期间的档案空白(学校没有资格填写留学期间的经历)。
2、人才市场
如果不想把户口放回原籍,想把户口和档案都放在当地的人才市场,可以咨询各地的人才市场,进行托管,人才市场是可以同时保管户口和档案的。流程比较繁琐,可以自行查询各地人才市场官网。
优点:
在当地就业手续简便。而且档案存放在当地人才市场可以计算工龄,针对于留学生来说,计算工龄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就业。例如:如果你要考取一个公务员,要求必须有1-2年的工龄,如果你寄存在人才市场,则这两年的工龄可以帮助到你。
缺点:
留学期间档案空白。它的的弊病就是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找工作的时候会按照社会人员的标准,可能会存在一些国家补贴、福利方面的不同。
3、返回原籍
返回原籍的解释是将毕业生的档案迁出学校的集体户口,转到学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转至生源地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或教育局接收。如果学校不愿意帮留学生管理户口和档案,那么这类学生的档案便会回到原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及时处理放在原籍人才交流市场的档案,就有可能失去:“干部身份”和无法计算工龄。
4、挂靠公司
留学生在留学期间,如果在国内可以找到相应的工作地点进行挂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某些工作单位愿意接收户口和档案,就可以进行挂靠。
5、留学服务中心
服务对象:下列人员不受地域和户口限制,均可委托留学人员档案室代管档案:
1. 自费出国留学的高校在校生、研究生和已经毕业但未参加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
2. 自费出国留学的在校高中生、高中毕业生。
3. 自费出国留学的单位自动离职人员、辞职人员。
4. 自费赴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就读的人员。
5. 出国探亲、访友、陪读、移民等改为留学身份的人员。
6. 尚未在国内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7、虽已落实工作单位,但因无就业手续和当地户口,或档案需跨地区调动,工作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尚不能接收其档案的留学回国人员。
优点:
1、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直属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留学服务专业机构,是国家**提供全方位留学服务的单位。
2、留学存档作为留学服务工作的一部分,与中心的其他服务形成了完善的一条龙服务的配套机制,留学存档人员不必到处奔波即可“一站式”办理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工作等手续。
3、时间灵活:申请存档者如果已经出境,仍可把档案存放在留学人员档案室,并可委托他人代办存档手续。如果档案原先存放在街道办事处,也可以转往留学人员档案室(因为放在留服是要uncon的offer才行, 如果现在还没拿到uncon可以等拿到以后委托国内的家人或者朋友帮忙办理)。
缺点:
存档人员在国外或港、澳地区学习期间,暂不计算工龄,待学成回国(或回内地)后,应首先办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并找到接收单位,办理完工作派遣手续后,“中心”档案室或其他档案接收单位方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存档人员定级并计算工龄且无法保存户口。
我是小木老师,一个絮絮叨叨的留学顾问,和你分享“留服档案究竟应该如何存放?”